奇才“过气联盟”尚未登场便告解体
华盛顿奇才队一直备受关注的“过气联盟”计划,在真正亮相之前就已经分崩离析。五人明星阵容中,凯利·奥利尼克被交易,拉沙恩·霍姆斯被裁,而马库斯·斯马特则在近日被买断。随着三名核心成员接连离队,此前引发大量讨论的计划宣告失败,并迅速沦为球迷口中的“没了乐子”。

首先,奇才送走奥利尼克的决定不难理解。他的合同原本就被视为一种周转资产,奇才并未打算长期持有。将他交易至马刺队换来合理的回报,有效减少了奇才的风险。至于霍姆斯的裁员操作,更像是早已注定。奇才方面显然不希望承担霍姆斯合同中超过1300万美元的部分保障条款。尽管未来不排除奇才再次签回霍姆斯的可能性,但暂时性的裁员看起来是预算管理的一部分。
斯马特买断:“多有悬念”的选择
相比于前两人的处理,斯马特的买断决定略显耐人寻味。在交易价值上,奇才原本可能选择让斯马特继续留队,通过表现弥补部分此前的市场价值,待明年赛季中期时尝试交易换取回报。问题在于,这条路充满不确定性。斯马特的合同金额高达2130万美元,而他的职业背景又给奇才出了一道复杂的难题。已满31岁的斯马特,在经历多次伤病之后,状态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双重侵蚀,再加上他并非以出色技术能力见长(尤其进攻端影响有限),让他在摆烂球队也难以刷出耀眼数据。
斯马特的合同,如果仅被视为大额到期合同,很难在市场中找到急于清理未来薪资空间的下家,而这种情况下,奇才无疑会担忧重蹈上赛季布罗格登交易失败的覆辙。与其在市场等待合作机会,不如尽早买断省钱,同时解决阵容超标的问题,这似乎对球队更合情合理。某种意义上,斯马特的命运与菲尼克斯太阳难以处理的艾顿合同、开拓者对比尔的“高端鸡肋”合同一样。,只不过奇才的理由相对温和,但同样显得务实。
洛杉矶湖人:捡漏者的最大赢家
马库斯·斯马特的买断操作让湖人成为了最大的受益方。尽管这位后卫的光环相比巅峰时期已经减弱,但作为一名稳健的防守大将,他的加入仍然为湖人队增加了多项期待。在防守端,斯马特不仅擅长个人领防,更能协助团队完成高水平的协防调整,同时在比赛时展现出热情和凝聚力。对于希望重塑防守体系的湖人而言,斯马特的经验和能力将成为宝贵资产。
不过从进攻角度而言,斯马特的表现有所局限。尽管他的无球能力有所提升,例如过去三个季后赛三分命中率达到35%以上,且终结和近筐的表现较职业生涯早期有所进步,但他的投篮技术仍不算稳定,尤其是经常能在关键时刻制造“脑淤血”式的画面。此外,斯马特持球容易自作主张,喜欢冒险的球风常常出错。从他在前东家凯尔特人队的生涯后期来看,适当的组织球权却能反过来激活他的比赛贡献,这种特点与勇士的追梦·格林存在些许相似之处。
之所以对斯马特的未来有所乐观,是因为湖人拥有浓眉哥、詹姆斯和拉塞尔作为核心控球点,可以有效限制斯马特的过度决策行为,将他配置为拥有较多三分线外定点任务的角色球员。接下来能否适配湖人的体系,还要看主帅达尔文·汉姆和团队的磨合作用。
湖人运作计划:一切为詹皇最后的冲刺
湖人在此前已经以零成本签下了艾顿和斯马特,尽管开销直接卡壳在了豪华税线,而买断球员513万美元的影响,也促使管理层开始酝酿更多操作。目前有消息称,湖人可能通过一笔多人交易清理薪资和空间,以便进一步确保斯马特顺利完成签约,同时也为可能的更大引援留足余地。
不可否认,湖人团队在低成本的运作下收获了潜在首发球员,这无疑是对提升阵容竞争力的一大加分。尽管轮换球员失去了电风扇,但湖人如今的“准季后赛水平”配置已经堪称出色,但想冲击总冠军,仍然缺少1-2名关键拼图。考虑到詹姆斯的合同仅剩最后一年,湖人若想围绕他继续争冠,就必须更进一步完成阵容升级。
对于湖人球迷而言,眼下的操作无疑引爆了期待值。然而,球队固步自封未必合适,不少球迷认为是时候再大胆一搏,毕竟积淀筹码或长期等待东契奇的可能性不能解决詹姆斯生涯末期的夺冠诉求,而连续默契操作后,湖人看似离“冲刺”只差最后一英里。这种决策节点,确实让人左右为难。

至于后续会如何发展?或许还得继续等一等。奇才的“过气联盟”虽已告终,但湖人的争冠蓝图才刚刚展开。